电泳涂装工艺要求
电泳涂装与其他涂装方法相比较,具有下述特点:
1)采用水溶性涂料,以水为溶解介质,节省了大量有机溶剂,大大降低了大气污染和环境危害,安全卫生,同时避免了火灾的隐患;2)涂装效率高,涂料损失小,涂料的利用率可达90%~95%;3)涂膜厚度均匀,附着力强,涂装质量好,工件各个部位如内层、凹陷、焊缝等处都能获得均匀、平滑的漆膜,解决了其他涂装方法对复杂形状工件的涂装难题;4)生产效率高,施工可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,大大提高劳动效率;5)设备复杂,投资费用高,耗电量大,其烘干固化要求的温度较高,涂料、涂装的管理复杂,施工条件严格,并需进行废水处理;6)只能采用水溶性涂料,在涂装过程中不能改变颜色,涂料储存过久稳定性不易控制。
1影响电泳涂装的主要工艺参数
1)电压
电泳涂装采用的是定电压法,设备相对简单,易于控制。电压对漆膜的影响很大:电压越高,电泳漆膜越厚,对于难以涂装的部位可相应提高涂装能力,缩短施工时间;但电压过高,会引起漆膜表面粗糙,烘干后易产生橘皮现象;电压过低,电解反应慢,漆膜薄而均匀,泳透力差。电压的选择由涂料种类和施工要求等确定,一般情况下,电压与涂料的固体分及漆温成反比,与两极间距成正比,钢铁表面为40~70V,铝和铝合金表面可采用60~100V,镀锌件采用70~85V。
2)电泳时间
漆膜厚度随着电泳时间的延长而增加,但当漆膜达到一定厚度时,继续延长时间,也不能增加厚度,反而会加剧副反应;反之,电泳时间过短,涂层过薄。电泳时间应根据所用的电压,在保证涂层质量的条件下,越短越好。一般工件电泳时间为1~3min,大型工件为3~4min。如果被涂物件表面几何形状复杂,可适当提高电压和延长时间。
3)涂料温度
涂料温度高,成膜速率快,但漆膜外观粗糙,还会引起涂料变质;温度低,电沉积量少,成膜慢,涂膜薄而致密。施工过程中,由于电沉积时部分电能转化成热能,循环系统内机械摩擦产生热量,将导致涂料温度上升。一般漆液温度控制在15~30℃。
【涂料涂装】
电泳涂装工艺控制管理要求及其制备
为获得稳定的涂层质量和确保涂装生产的正常进行,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艺控制管理。
1.严格控制电泳涂料的质量,必须按技术标准加强对涂料的检验。原漆检验项目:固体含量、细度、pH、电导率。
2.加强电泳槽液工艺参数的管理,严格控制电泳槽液的固体含量、pH、电导率、温度及助溶剂等指标
【电镀工艺】
电镍五金件的电镀层附着力检测方法
1、弯曲法
将试件或零件反复进行180°的弯曲(向两面各弯90°)直至折断为止,此时折断处的镍层不脱落,不与基体分离,则结合力为合格。
2、划痕法
用尖钢针在被检镍层上划4条~6条彼此间距1mm的平行线,再划4条~6条与之垂直的平行线,划线应按同一方向;在直线交叉处不应有镀层起皮、脱落现象。注:划线的深度应达至基体或下层金属……